ChatGPT的本质是什么?从人类进化史看ChatGPT的本质

ChatGPT的本质是就像生命体一样,所有新技术都是已有技术的“组合进化”。 

  宇宙飞船徘徊在外太空,人们试图在星空中寻找生命的起源;一部被命名为“HAL9000”的高智能电脑,成为帮助人类开启与世界对话的重要工具,这时优雅瑰丽的《蓝色多瑙河》背景音乐声响起……

  这是1968年上映的科幻电影《2001 太空漫游》中的一个场景。而这个场景,正是人们在数十年前对未来世界的构想,驾驭飞船和对话机器人,则是那时人机交互的完美理想。

  彼时,美国科学家曾试图凭借计算机技术研发出一种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智能机器。此后数年,无数狂热的科技爱好者投入到该项研究中,并将之视为终身事业。今天,距离人工智能概念的正式提出也仅仅不超过十年,而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却已经成为巨头们的全新角斗场。

  而这也是以ChatGPT、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萌芽轨迹,都是技术带来颠覆式创新的一个缩影。技术,如今正在不动声色地创造着这个时代所有的重大议题和惊人巨变。今天,互联网届几乎所有成功的企业都已经开始讲“技术”,强调对技术的创新和进化。

  那么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教授在《技术的本质》一书中给出的答案是,技术不是“死”的,技术是“活生生”的,它有自己的“进化”方向,也有自己的“行事”逻辑,甚至技术自身“正在变为生物”。对于这样一种活生生的“技术”,阿瑟教授极其重视其流动性,认为在真实的世界中技术是永恒流动的东西,永不静止、永不完结而且永不完美,也正是这种极强的流动性导致技术的高度重构特性。

  阿瑟教授曾经担任斯坦福大学人口研究与经济学系主任,也正是在那一年,他成为了斯坦福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随后,他在经济学泰斗、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罗教授的邀请下,加入了圣塔菲研究所,一待就是20多年,成为了这座跨科学研究圣殿中当之无愧的元老级人物。阿瑟教授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创新贡献很大,早在1990年,他就获得了“熊彼特奖”,这个奖专门颁给研究创新问题的顶尖学者。他对于技术本质的探寻,为技术创新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重要的洞见,比如,Java 语言就是根据他的思想开发的。而在高科技投资领域,他的很多观点都是决策者必须要掌握的风向标。

  《技术的本质》这本书出版于2014年,在书中,阿瑟教授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科学与经济的发展,都是由技术所驱动的,而我们通常是倒过来思考的。实际上,人类解决问题的需要,才是推动人们重新结合现有技术,进而促进新一代技术出现的动力。就像生命体一样,所有新技术都是已有技术的“组合进化”。

  本书有三个核心观点:

  1.几乎所有技术都来自于此前已经存在的技术。

  2.技术是由其他的技术构成的,技术产生于其他技术的组合。举例来说,火车的发明其实包含了多种技术,比如蒸汽技术,但蒸汽技术又可以被分解为燃料技术、动力技术等等。

  3.技术和生物一样会进化,但是生物的进化多来自变异,而技术的进化则来自不同技术组合所发生的变化。

  技术的本质:现象、组合、递归

  《技术的本质》一书阐述对技术本质和技术进化的洞见,提出了一个较完整的关于技术的理论。

  阿瑟教授基于以下三个基本原理逐级构建了关于技术的理论:

  1.所有的技术都会利用或开发某种(通常是几种)效应或者现象;

  2.技术(所有的技术)都是某种组合,这意味着任何具体技术都是由当下的部件、集成件或系统组件构建或组合而成的;

  3.技术的每个组件自身也是微缩的技术。

  以上概括起来就是阿瑟教授论述时最核心的三点:现象、组合和递归。

  首先,技术从何而来?阿瑟教授认为技术来源于自然现象或是自明之理。技术是被捕获并加以利用的现象集合,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例如有浅层自然现象,如钻木取火,有深层自然现象,如古代的炼金术,还有深层的隐藏现象如核磁共振。

  其次关于组合,技术最基本的结构是包含一个用来执行基本功能的主集成和一套支撑这一集成的次集成。即从这些集成件和零部件中被组织结构起来,形成技术模块。而这些技术能够被组合是因为它们分享了现象的族群、共同的目标或者是共同的理论。

  递归性原则指的就是技术包含着技术,直到最基础的水平。如上述,被表达出来的技术包含一个主要组合体,即一个装置或方法“脊柱”,用这个组合体来执行中心原理。加上其他的零部件围绕,让其可以完成工作并规定其功能。而每个零部件自身都是有一个技术,因此零部件自身也有属于自己的核心,以及附着其上的其它组件,这一结构就是递归的。将技术的组合结构一直分解下去,将到达一类不再属于技术的“现象”或“效应”那里。这些现象具有恒定性和可重复性,最终独立于人类的技术和科学而存在,也就是回到了技术的来源即自然现象。

  基于这一理论,阿瑟教授探讨了技术的进化。他认为,技术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存在着类似的地方,但也不尽相同。技术的进化没有可以预先决定的确切顺序,我们也无法事先知道哪些现象会被捕捉并被利用,也无法知晓哪种组合会被创造,这些不确定性,让技术的进化具有了偶然性。而这正和生物进化的随机变异一样,没有明确的方向,同时两者都有可能出现顺序的变化,或者崩溃式的破坏。但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进化机制的不同,对技术来说,“组合”是常态,而对于生物来说这种组合机构的创造是少见的。

  人类的发明并不存在“第一”,因为新元素(新技术)的构成来自于那些已经存在的元素,而这些元素又为进一步的建构,提供架构模块。即所有技术都是从已经存在的技术中被创造出来的,而让这一切发生的机制就是组合。

  比如粘合剂,它既可以涂在玻璃纸的背面成为透明胶带,又可以被用在波音飞机的消音板上来抵抗声波的震动,它还可以被用在高尔夫球杆上,确保在强烈的撞击下,仍然能够把碳素纤维和钛牢牢粘在一起,甚至它还可以被涂在带电的玻璃表面装到显示器上,这就是你智能手机的触摸屏。

  再比如全球定位系统,它可以安装在飞机、轮船、汽车上进行导航,它还可以辅助土地勘探、规划土地耕种等等。某一项技术就像是化学反应当中一个高度活跃的成分,虽然自己只是参与了各种技术组合当中的一项功能,但它却主导着不同的组合,它可以在无限的组合当中和其他的技术匹配在一起,为不同的目的进一步组合成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那技术是一种生物吗?阿瑟教授认为,从概念上看,生物学正变成技术,生物具有技术属性;从实际上看,则技术正成为生物学,具有生物属性,两者越来越接近。凯文·凯利在《技术想要什么》中指出“技术是一种生命体”。凯文·凯利说:“我认为,技术是生命体的第七种存在。人类目前已定义的生命形态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而技术应是之后的新一种生命形态。”

  在探讨技术本质和进化过程之后,阿瑟教授提出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即透过技术自身,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这个创造物?技术来源于自然现象,对技术的矛盾心理并不直接来自于我们和技术的关系,而是我们与自然的关系。如果技术将我们与自然分离,它就带给我们某种形态的死亡。但如果技术加强了我们和自然的联系,它就确立了生活,因而也就确定了我们的人性。因为技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用它做了什么,而且在于它进一步可能导致什么。

  ChatGPT是新技术吗

  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样的技术才符合根本性新技术?阿瑟教授给出的定义是:针对现有目的而采用一个新的或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术。

  举个例子,我们通常认为波音747是基于对波音707的改进,而不是一项发明。因为它是对一项现存技术的发展而不是全盘应用新的原理。再如瓦特蒸汽机是纽可门蒸汽机的改进,因为它只是提供了分离式冷凝器这个新的组件,但是没有应用新原理。

  所以,这样看来,判断一个技术是否是真正的发明,我们仅需要通过判定对当前的目的起作用的是否是一个新的、不同以往的根本性原理即可。

  那么基于阿瑟教授提出的理论,是否可以用来解释ChatGPT呢?ChatGPT到底算不算是一种新的技术?

  先亮明答案,从底层技术来看,ChatGPT并不算是一项新的创新技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认为,ChatGPT是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现有工程技术的组合创新,在用户体验上有显著提升,但并非科学的突破。它使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几项关键技术,都是几年前学术界已验证有效、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但ChatGPT有数亿用户的反馈,其输出不是提供最优化的结果,而是最接近人类需求、合乎人类期望的结果。

  同样持有此观点的还有原腾讯副总裁、硅谷风险投资人吴军博士,他认为ChatGPT的背后是一个数学模型。而这项技术在今天显得很强大的原因主要是三个:第一,它用到的计算量很大;第二,它的数据量很大;第三,今天训练语言模型的方法比以前要好很多。

  语言模型是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时代的产物?吴军解释称,1972年,他就曾与导师带领团队研发了这项技术,即语言模型是用来衡量一句话或者一个语言现象有多大可能产生。那它有什么用?它最初的用处是做语音识别,后来做机器翻译,再后来是做计算机问答,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回答问题。

ChatGPT的本质是什么?从人类进化史看ChatGPT的本质

  比如一篇一万字的文章,怎么摘出十句话概括文章内容,这对于做自然语言处理的人来讲,就是一个数学问题。你的条件是什么?条件是这一万个字。想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十句话,一百个字。那么这就会出现多种组合,你可以随便挑几个句子,可以把句子拆成两段,也可以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那么在合成一段文本的时候,计算机就会计算一个概率,哪些句子合成在一起的概率比较大,它会按照概率帮你合成。

  而我们今天看到的ChatGPT,就是这个大语言模型,它会挑一个概率最大的、最有可能发生的文本组合给你看。所以吴军认为,ChatGPT生成结果的过程,就是一个用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计算的过程。“它需要非常庞大的数据量来支撑,有很多很多的GPU(电脑处理器)。没有这些东西的话,ChatGPT是做不起来的。”

  在吴军看来,ChatGPT背后就是一个语言模型,而这一语言模型技术早在1972年就已经出现了,已经做了很多的事情。“实际上它并不神秘,不是一个什么很高深的机器在背后。ChatGPT依靠的是一个数学模型,而这个数学模型1972年就有了,只是今天它的计算能力非常强,靠蛮力计算。”

  技术进化如何推动经济

  阿瑟教授认为,众多的技术集合在一起就创造出了我们称之为经济的东西。他把经济定义为一套安排和活动,一个社会借助这套系统来满足所有的需求。正是因为技术的出现,人们对其加以运用,才形成了经济,比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无人驾驶行业的发展。经济会从技术当中浮现,新技术可以给我们带来新的思维和方法,同时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需求。经济就是技术的一种表达,技术进化会引发经济进化。

  1. 重新域定,颠覆式创新

  何谓域?通俗理解可指一个范畴,比如时间的范畴可以称为时间域,空间的范畴可以称为空间域,那么技术的组合和应用规范我们可以称为技术域。这组技术有共同的能力,捕捉了共同的自然现象,可以完成共同的目标。而重新域定指的就是放弃这组技术原有的技术目的,去实现另外的需求。为了实现这个需求,你可能需要放弃原有的技术规范,重新选择一套新的规范。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实现了往往带来的就是颠覆性的改变。

  人类在货物运输方面,从最开始的陆地域,发展到后期的运河域,再到后来的航空域,三次重新域定就是对人类运输史的创新。再比如以前听音乐时我们使用的是黑胶唱片,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模拟,后来我们听CD,处理信息的方式是数据,这也是一次重新域定。运输和听音乐都是一种旧任务,但是通过重新域定,采用了新的方法,更加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便利。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所有的创新都是在新的可能的世界当中,把旧的任务不断进行重新表达的过程。

  2. 标准工程,累积式发展

  除了提出重新域定外,作者进一步提到“标准工程”,所谓的标准工程就是将整套工作标准化,包括工作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它们相应的解决方法,都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一本工程手册,里面可能就会有多种标准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手册,提供了标准解决方案来解决那些重复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对特定的技术用途提供了改进方案。这套标准问题解决方案经过反复的使用和验证之后,就会成为通用模式,这时我们将其称为标准工程。

  标准工程对于创新的贡献方式与重新域定不同。如果说重新域定可以带来颠覆式创新,那么标准工程带来的创新更像是细水长流般的。比如对于桥的设计,大多数时候采用的是通用技术,像是用钢筋混泥土做材料,但是在设计上或者施工上的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能起到创新的作用。标准工程的创新机制,最重要的不在于天才的创想,而是来自于知识和技能经年累月的积累。即使是最日常性的项目,也可以通过微小改进发现其中值得创新的部分,然后将其发展成通用模式。

  从技术发展至今,已然出现三派格局一一“技术乐观主义”“技术悲观主义”与“技术中立主义”,难以否认的是,无论认为技术控制了人类的生活,还是认为技术服务了人类的生活,都不得不承认,人类的确在技术提供的巨大便利中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阿瑟教授眼中的技术并非冷冰冰的为实现目的、征服现象的物理工具,而是可以完成自我进化的生命体。无论是否愿意面对,未来的社会上技术与人类将会发展成共生关系,历史上以人类占据主导的局面将进一步改变,没有技术就没有人类,同样地,没有人类,技术也根本无法得到发展,而只有正确把握技术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了解技术的本质,才能为两者创造一个更为温和的交往情境。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9w.com/1009.html

(2)
上一篇 2023年8月22日 上午9:24
下一篇 2023年8月23日 上午10: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评论列表(1条)

  • 1627409975
    1627409975 2023年8月27日 上午9:38

    JSON响应错误,请与管理员联系
    [Request failed with status code 500]